2016年12月8日-10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分析分會、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民族藥檢定所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分析分會換屆改選暨第九次中藥分析學術交流會在北京召開。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喬延江教授、陜西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唐志書教授、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民族藥檢定所所長馬雙成研究員,以及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147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12月8日,中藥分析分會召開換屆大會,112名委員候選人參加大會。盧建秋研究員代表第三屆中藥分析分會做了工作總結,王志斌研究員受第四屆中藥分析分會籌備組的委托介紹了換屆工作準備情況。會議選舉產生了中藥分析分會委員112人,青年委員2人,常務委員35人。盧建秋研究員當選為中藥分析分會主任委員,馬雙成研究員等11人當選中藥分析副主任委員,王志斌研究員當選秘書長,艾路等3人當選副秘書長,大會換屆圓滿成功。
12月9日至10日,召開第九次中藥分析學術交流會。大會聚焦中藥分析學科建設、中藥質量標準主題。北京中醫藥大學盧建秋研究員、北京大學蔡少青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張彤教授、陜西中醫藥大學唐志書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肖紅斌教授、中檢院中藥所、新疆所孫磊博士、江西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羅躍華研究員、中檢院中藥所王清軍碩士、澳門大學李紹平教授、廣東藥科大學王淑美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王志斌研究員等分別做了科研文獻助力中藥分析學科建設、中藥體內分析與中藥分析新方向的探索、基于手性皂苷的三七質量評價、基于模式識別法對固腸止瀉丸制劑與中間體差異成分分析及指紋圖譜、色譜技術發展與中藥分析、對照品替代技術–“雙標線性校對法”在中藥質量標準控制中的應用、喜炎平注射液質量安全再評價、標準物質的挑戰和新形式–數字標準物質、中藥沉香、穿山甲質量安全檢測的關鍵技術和方法、中藥質量標志物發現技術、代謝組學技術在中藥中的應用研究、中藥生物活性測定研究與實踐等主題學術報告。報告內容學術水平較高、體現了中藥分析學術發展前沿,對中藥分析的學術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會議收到論文125篇,93篇編入《第九次中藥分析學術交流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