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風濕病科自上世紀80年代開展痹病研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西醫診療風濕病研究基地。尤其在強直性脊柱炎(AS)研究領域,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創新工程及優勢病種項目、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多項國家自然基金的滾動支持下,開展了中醫藥治療AS臨床和基礎研究,于國內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
本研究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為依托,在文獻研究、前期臨床研究及總結國內專家治療AS經驗基礎上,優化AS中醫辨證治療方案,提出腎虛瘀阻和濕熱瘀阻證為AS的2個基本證型,補腎活血和清熱利濕活血法為本病基本治法,并采用分層區組隨機、陽性藥平行對照、優效性檢驗,多中心臨床研究,以腎虛瘀阻和濕熱瘀阻證AS患者為研究對象,中藥組采用補腎活血或清熱活血法,分別予補腎強脊或清熱強脊湯,西藥組予柳氮磺吡啶作為對照,療程24周,采用國際先進的ASAS20、BASDAI50標準及中醫證候療效評價標準,評價中醫辨證治療AS的療效及安全性。
研究結論:①中藥治療AS療效確切,起效迅速,療效持久,療后6個月,ASAS20達標率86.75%,BASDAI50達標率71.37%,中醫證候療效總有效率85.47%,較西藥組優勢顯著。②中藥對AS患者BASDAI、BASFI、BASMI有明顯改善作用,能很好降低患者疾病活動度,并能明顯改善功能狀況、體征及炎性指標。③中藥對AS患者中軸關節及外周關節均有較好療效,特別對中軸關節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④中藥治療AS療效有明顯時效性,隨治療時間延長,療效增強。⑤中藥補腎強脊和清熱強脊湯治療AS療效滿意,安全性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開發價值。研究結果驗證了中醫辨證治療AS方案的科學、實用性,客觀評價了補腎強脊和清熱強脊湯的療效和安全性,顯示出中藥治療AS的優勢,并以AS中醫辨證治療方案為核心內容,初步形成了AS中醫診療規范。
創新性:①研究方法:首次采用分層區組隨機、陽性藥平行對照、優效性、多中心臨床試驗,確立以國際先進的ASAS20、BASDAI50標準與中醫證候療效標準相結合的評價體系,為中醫藥治療AS的療效及安全性提供了高水平的循證醫學證據,為開展中醫藥治療風濕病的臨床科研起到示范作用。②研究結論:研究表明中藥治療AS療效確切,起效迅速,療效持久,安全性好;中藥能降低患者疾病活動度,明顯改善患者的功能狀況,對體征、炎性指標亦有改善作用;中藥對AS患者中軸關節及外周關節均有較好的療效。結論體現了中藥治療AS較西藥常規治療的優勢,為指導中醫臨床辨證,及新藥研發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③學術思想:創造性凝練出AS以“腎督虧虛為本,治以補腎壯督;濕熱痹阻為標,治以清熱利濕;痹有血瘀作祟,活血化瘀貫穿疾病始終”的學術思想。其提出是對名老中醫經驗的繼承和發展,概括了本病的基本病機和治則治法,是對治療AS中醫辨證核心內容的提煉和升華,推動了AS中醫辨證理論體系的發展,對AS中醫臨床辨證論治有重要指導意義。④診療規范:AS中醫診療規范是遵循循證醫學的方法制定的,以本課題形成的AS中醫辨證論方案為核心內容,總結了中醫對AS病因病機的認識、辨證論治規律、治療方法,得到了同行專家的認可。本規范反映了當前中醫治療AS的水平,體現了辨證論治、整體觀念和綜合治療等特點,將為中醫醫師治療AS提供依據,提高療效,帶動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