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慢性難治性傳染病,西醫主要采用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HAART),但該療法存在如毒副作用、耐藥性、免疫重建不全等局限性。實踐證明,中醫藥防治艾滋病正在發揮積極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本課題組在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京市課題支持下,在國內較早開展了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系列研究,本成果是在2001年11月至2008年12月7年間逐步完成的,依托課題有:艾滋病中醫證治規律的研究(“十五”攻關課題)、中研2號對HAART療法的影響及療效評價研究(“十五”攻關滾動課題)、全國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試點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項目)、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療效評價指標及其相關性研究(北京市科委課題)。主要貢獻有以下幾方面:
1、揭示了艾滋病核心病機與證治規律。針對艾滋病病機、證候特征、證治規律不清的現狀,采用觀察性研究方法,對全國各地區各種感染途徑的17110例HIV/AIDS患者的進行了連續5年的觀察,初步揭示了艾滋病虛證以氣虛、陰虛和陽虛為主;實證以濕、火熱為主的核心病機;通過10747例次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確證了艾滋病感染者氣血兩虧、肝郁氣滯火旺、氣陰兩虛;艾滋病人氣陰兩虛、脾腎虧虛、氣虛血瘀的證候特征。制定的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溫腎健脾治療法則在全國醫療救治項目中得到應用。
2、建立了體現中醫療效優勢的評價指標。針對西醫對HAART療法以病毒載量和免疫功能為評價指標的現狀,通過文獻研究、臨床調研、專家論證、臨床驗證的研究過程,構建了體現中醫藥治療優勢的評價指標:包括患者自我感受指標、生存質量指標、復合終點指標(如機會性感染發生率與持續時間、HIV期轉化為艾滋病期的發生率、嚴重并發癥發生率等)、免疫功能、病毒學指標五方面,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治療和中藥新藥研發提供了療效評價標準。
3、篩選形成的艾滋病治療方案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并通過嚴格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驗證了療效。艾滋病中醫藥治療方案已經在8946例HIV/AIDS患者中持續應用達4年;完成了清熱解毒為主中藥復方對早中期HIV/AIDS患者72例、益氣養陰為主的中藥復方與HAART合用治療HIV/AIDS期患者100例的療效評價研究;證實了中醫藥提高或穩定患者免疫功能、減少或消除患者癥狀、改善生存質量、減輕西藥毒副作用等方面的療效。
以上研究有利地指導了艾滋病中醫藥全國醫療救治項目的實施,組建的全國性研究團隊,為“十一五”重大傳染病專項的艾滋病中醫藥防治研究奠定了基礎。目前發表論文50余篇,艾滋病論著6部,重要文章引用242次;培養碩士30名,博士12名;開發的艾寧顆粒已獲得臨床前批文并轉讓給企業;研發了艾滋病信息采集系統、辨證軟件和紅外成像輔助診斷系統,獲得軟件著作權3項。成果在社會上應用受到病人好評和廣泛認可,多次被有關部門表彰,許多新聞媒體都對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研究進展和良好效果進行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