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目 摘 要
項 目 名 稱: 補血類中藥對血虛證的干預機理研究
主要完成單位: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項目簡介:
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面臨許多瓶頸問題,其中關鍵問題之一是方劑和證候的研究缺乏系統性、綜合性。因此進行方證結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本項目以血虛證和相關補血藥物為研究對象,系統研究了放化損傷和綜合放血法致動物血虛證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比較了三種不同血虛證模型的分子機制變化特點,揭示了血虛證動物在整體、器官、細胞和分子水平的規律性變化,從骨髓和脾細胞凋亡、骨髓造血干/祖細胞的動態變化、CD34+細胞表達、造血相關基因和蛋白表達譜變化、細胞周期、外周血象等角度,確立了該血虛證動物的分子基礎評價標準;通過觀察四物湯及其16種不同配伍組方對血虛證動物的影響,系統分析了四物湯補血的途徑和機理;采用活性檢測指導下的導向分離研究,確定了四物湯補血的活性部位,找到了四物湯補血的有效物質基礎;同時進行了四物湯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提出了四物湯可通過調節造血調控因子(蛋白質)的水平而減輕該血虛證損傷程度的理論。用該放化損傷模型評價了中藥三類新藥紅益膠囊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研究。本項目主要獲得以下四個方面的重要結果:
1.系統地揭示了放化損傷和綜合放血法致動物血虛證發生、發展的造血細胞特點和分子基礎,為開展相關實驗研究提供了評價標準。
2.綜合利用現代技術,對四物湯的組方原理、作用機制及活性成分進行了詳盡、合理的闡明。
3.建立提供了方證結合的現代研究方法。
4.補血類中藥的研制取得重要進展。
本項目在國內核心期刊已發表學術論文56篇;參加國際會議交流7次;培養研究生13名,進修生7名,接受咨詢服務多次;獲得新藥臨床研究批文1項,即紅益膠囊治療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研究[(97)ZL-108號];獲得發明專利2項:紅景天提取物在能夠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藥物中的應用 [ZL 93 1 18728.1],2000年授權;一種中藥制劑[ZL 00 1 08022.9],2002年授權。新申請1項:四物湯有效活性部位及活性組分,專利申請號為:03123521.2。